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10节 (第2/3页)
的人,越是想要从水面浮起,就越是会因为紧张,大口大口地呛水。 ??水升的很快,初一开始是淹过众人的小腿,但是很快就变成能淹过人的半腰了。再接着,水就变成能淹过人的喉咙…… ??看到眼前这一幕,江彬知道自己栽了,彻底的栽了。 ??站在矮山上,看着眼前这一幕的江夏并没有变现的有多么开心。毕竟这是拿一个县城和一个府城换来的。 ??江夏微微吸了口气道:“走吧,大家城内城外呆了这么久,也是时候去见见面了。” ??江夏话一说完,立刻带着人走下快要被水淹没掉的矮山。 ??山下,大明士兵早已经在一开始就准备着的小船上呆好了。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支削尖了的竹矛。 ??士兵们一起用竹矛划水,划到城外以后,所有人都开始用竹矛刺杀水中的敌人。 ??再没有什么样的战斗,比这样的战斗更加简单了。坐在船中,悠闲地划着水。见到冒头的鞑靼士兵,就用竹矛刺穿他的头。如果竹矛变钝了,就用长剑,或者是长刀、长枪。 ??兵器是什么没有关系,总之就是刺穿他的头。 ??水中仿佛有无穷无尽的人一般,在等待着大明士兵去刺穿他们的头。如果你玩儿过打地鼠的游戏,那此时此刻的场景,就跟那个很像。只不过是,地鼠头换成了人头而已。 ??这一场战斗的胜负已经不用再去猜测,靠着这招“水淹七军”江夏已经绝对的控制了全局。 ??此时此刻,江夏只想在这茫茫人海之中找到江彬。可惜,江彬是宣府人,曾经带着水兵打过钱通岛的水匪,他……是会水的。 ??最后的战斗……噢,不对。应该说是最后的屠杀,持续了很久。江夏一直没有找到江彬,直至天色已经快到黄昏的时候。 ??茫茫水面上看不到任何往水面冒的人头,漂浮在水面上的,是尸体。原本和满了黄泥的河水,此刻已经变成了血红色。几万尸体,不是在水底,就是漂在水面的。 ??浓浓的血腥味儿,让人闻了有一种想要作呕的感觉。所谓的尸山血海,也许尸山就在河底,而血海则在众人眼前,清晰可见。 ??千绝行一路踏着船只跳跃到江夏身旁,他低声道:“到处都没有找到江彬,接下来我们怎么办?” ??江夏看着眼前的血色水面,道:“立刻集结兵马,马上回京师。” ??“好。”千绝行点了点头,应命离开。 ??黄昏,残阳如血。有人曾经说,站在京师的城楼上看夕阳,夕阳会显得离人近很多。当然,这其实是在形容,京师的城楼究竟有多高。 ??有很多熟读历史人的,会觉得明朝的君主很怪。一国之都,不设在山清水秀的江南,不设在易守难攻的西安。偏偏就设在北京,这个几乎和北方逐族相邻的地方。 ??可在我看来,这恰好就是明朝的魅力之所在。 ??历数华夏诸朝诸代,有晋之风雅,唐之盛世,宋之浪漫。但余唯独爱明,究其原因无它,只为其十个字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。 ??国都选在强敌邻近,这就是“天子守国门”。亡国之君崇祯,宁愿上吊也不离开京师,便是“君王死社稷”。 ??明朝的开国天子,是泥腿子出身。熹宗皇帝,大字不识。算得上是君主文化最低的一个王朝。明朝的赋税收入,远远低于唐宋,甚至比之后的清朝都要低,算得上是最穷的一个王朝。 ??但它的魅力就在于“骨气”二字。大明终其一朝,未曾有过和亲,赔款,割地,纳贡之事。就算是土木堡之变的时候,瓦剌提出用财物换取英宗归明,大明也没有同意。 ??所以国都选在京师,这也恰恰好是大明的骨气体现。 ??此时此刻,京师城楼下,十数万大军环饲。而京师城楼上,参与守城之战的,却只有四万多人。 ??还有三万多兵马,王守仁和杨一清,都指挥不动。那些是京营里面留下来的兵马,因为见到京师情况危急,所以起了异心。 ??江夏没有回来,王守仁和杨一清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京营的兵马。现在唯独希望的,就是他们不要在这个时候叛变才好。 ??京师城楼下,攻城的大军已经进攻了十几次。城楼上的守城士兵死伤惨重,他们的死伤,同样也不轻。 ??现在双方陷入了拉锯战和消耗战中,谁先挺不住崩溃了,谁就输了。 ??出动大军攻城,这不是一件小事。需要耗费的精力、粮草、兵力、都不是一个小数目。 ??如果三路大军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,轻易是不会罢休的。 ??而京师守城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,外加城中的隐患。王守仁和杨一清每一天都过得忐忑不安,他们只希望,江夏快点儿回来! ??第60